博客年龄:16年8个月
访问:?
文章:18篇

个人描述

姓名:***
职业:**
年龄:**
位置:中国,**
个性介绍:
*******

论语解读

分类:书籍摘引 | 标签: 论语解读   顾鸿安  
2008-07-15 14:11 阅读(?)评论(0)
 

论语解读[一]

作者:顾鸿安



徐季子

    孔子是中华古代文化之集大成者,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那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仁义、忠恕、孝悌、诚信的道德伦理体系;他那为政以德、“敬事以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政治理想;他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文、行、忠、信”的教育内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以及他“居住恭,执事敬,与人忠”的行为规范……都是十分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我们应当珍惜的精神财富。
孔子的思想、言论、行事,比较集中地反映在《论语》这部书中,《论语》记录着孔子和他弟子们的言行。《论语》二十篇,不是一时之作,也不是出于一人之手,而是孔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事例中,因材施教、因事立言、因义传道,由他弟子记录整理的文献。《汉书·艺文志》记《论语》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孔子逝世后,由门人纂辑而成的书。唐文学家柳宗元推论《论语》是孔子门生曾参的学生所编定。宋理学家程颐则认为“《论语》之书,成于有子(若)曾子(参)之门人。”他的根据是《论语》所记孔子许多门人都不称子,独对有若和曾参称子,是有子、曾子的学生对他们老师的尊称,因此断言《论语》一书成于有子、曾子的门生。诸家所言大同小异,基本可言。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内容丰富,思想精微,言简意赅,为使后人能读懂《论语》,并能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所以历代都出过许多训读、注释《论语》的书。据不完全统计,自汉至今关于《论语》的书不亚于三千余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宋·朱熹的《论语集注》,后来成为明、清科举考试应试者必读之书,许多读书人都是通过朱熹集注来理解《论语》的。朱熹集注基本上符合原意,但也参进了许多宋理学的唯心思想,有不少维护封建统治思想的迂腐之论。封建时期的注疏家为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往往借孔子之名来宣扬封建统治思想,他们一面将孔子抬高到“至圣先师”的高位,一面却任意篡改孔子思想来欺世惑众。正如匡亚明先生所言,“各时代起作用的孔子思想,一般是经御用后儒改造过的假孔学或半真半假的孔学,因此把它的反动作用全部推在孔子身上是不恰当的……”(见《孔子评传》第十章)他提醒我们阅读《论语》要独立思考,尽可能了解孔子学说的本义。
顾鸿安同志的《论语解读》是一本以当代人的观点来解读《论语》的比较有特色的读物。顾鸿安的《论语解读》的特点有三:
一、顾鸿安同志是位勤奋的学者,他博览群籍,参阅了许多关于《论语》的注析及有关孔子思想研究的书,从比较中分析、提炼、吸纳他认为恰当又能为当代读者接受的注疏,运用浅显明白的语言来表述,因此他的注释易懂易记。
二、顾鸿安同志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熟悉读者的接受心理,为使初读者能读懂解透,因此对每节语录都分三个层次作递进式的说明:(1)是“注释”,将生字难句一一注释,解除读者阅读的文字障碍;(2)是“今译”,将每节的古文译成白话文,使读者能理清全句内容,读起来有连贯性;(3)是“点评”,将每节文字的义理作重点评析,提出今人读《论语》的意义,其中也掺合了他本人的想法。
三、“点评”是《论语解读》中用力最多、难度最大的部分,也是本书最有特色的地方。点评既要点明古义,又要评出新意,也就是要使这部古典著作所蕴含的哲理、箴言、嘉义,能古为今用,给今天读者有新的启发。顾鸿安同志在这上面费了不少功夫,许多点评既中肯,又有启示作用,例如对《里仁》篇“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点评道:“一个人能立志行仁,内心就会有一股向善的自律力量。一旦有(产生)坏思想,这股向善的自律力量会使他弃恶从善,……有了过错能自觉改正。”这样的点评,联系实际比较自然,看了让人受用。但是我也感到有些点评引伸过多过繁,联系实际也嫌牵强,不过瑕不掩瑜,总的说顾的点评对读者是有帮助的。
在纪念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论语解读》即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顾鸿安同志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了有意义的事,作序以贺。

2004年10月
(作者系宁波市政协原主席教授)

学而篇第一(共十六章)
11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乎⑤?”

【今译】学习知识而能按时练习,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学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注释】①子:“子” 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即先生、老师,如称孔子、老子、曾子等。一般单用“子”,可作男子的通称。与“尔”、“汝”一样,可译作“你”。《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学的创始人。②时:在一定时候,按时,在本句中作副词。③习:练习。④说(yuè):通“悦”,高兴,喜悦。下文中的“说”均作“悦”解。⑤不知:不了解。愠(yùn):恼怒、怨恨。怒于心而未发叫“愠”。 ⑥君子:《论语》中的“君子”,一般指有道德、有学问、有地位的人。【评点】儒家自孔子始。道德优先是儒学的本质所在,是儒学之所以儒学的根本点。本篇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入“道德之门”。
孔子提倡的学习,不只限于纯知识的书本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学而时习之”,即传授与练习相结合。传授是从外至内的学思过程,练习则不止于认识范围,而是自我修练成为习惯的行为;由学思到习,是外求于知而内化,再转化为主体对外表现的过程。修身的“习”是指道德习惯反复练习而形成,是随时、随地、随事自觉学习,不断实践,精进不舍。孔子提出修身要传习结合、重在“时习”的见解,真乃远见卓识。
学习又是互相切磋,互相鼓励,互相促进的事。“有朋自远方来”就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从四面八方来,交流为学求益的心得,切磋做人的体会,探索做人的道理,砥砺学行,这岂不可乐!
学习是为了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才能的人,如果人家不了解自己,不举用自己,就该无怨无艾。在君子眼里,自己的学习与别人的知不知无关。人家不了解自己,并不会影响一个有修养的人(君子)的情绪。话好说,做起来也不容易。因为这已经进入消解名利的“自在境界”,只有君子才能做到。
匡亚明先生在以往《大学语文》课本序言中写道:“打开《论语》,卷首三句话就驳不倒,今天还有生命力。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谓字字皆碑。”
本章在句法上用的是排比发问句,不是下断语,而是商量讨论式的。这样可启发学生更好地去思考。从中可看出孔子一贯的循循善诱的启发式的教育风格。

12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矣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⑤,未之有也⑥。君子务本⑦,本立而道生⑧。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⑨。

【今译】有子说:“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的,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仁道也就在心里扎下了根。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两种品德就是行仁的根本吧!”【注释】①有子:鲁国人,姓有,名若,字子有。孔子的学生。有若的弟子也尊称有若为“子”,故称“有子”。 ②为人:做人处世。也:语气助词。孝弟(tì):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弟,通“悌”。 ③好(hào)犯:喜欢冒犯。④鲜(xiǎn):少。⑤作乱:造反捣乱。⑥未之有也:“之”是代词,在本句中作“有”的宾语。在古汉语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放在动词前面,这叫“宾语前置”。 ⑦务本:致力于根本。⑧道:道德,道义。⑨仁:孔子思想的主体和核心,是孔学的基本观念之一。这里指仁爱。与:亦作“欤”,语气词,表示一种委婉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吧”。【评点】这一章出自有若之口,但传达的却是孔子向弟子灌输的主体思想之一。其中心内容是“孝弟为仁之本”。
孔子的道德思想体系里由“孝弟”而展开,“孝弟”是儒家八条伦理道德原则“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中的两条。儒家文化思想,特别重视人际关系的确立,关于伦理道德的学说也特别完备。儒家思想可用“仁义”来概括,要达到“仁义”的境界是极难的,但可以从极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做起,孝敬父母,热爱兄弟,这些都是人在生活中每天必须处理的常事,做来不难,若真能做到,仁义之境界就可以达到了。在儒学八条伦理原则中,“孝悌”居于首位,所以说孔子学说以孝悌为仁之本。
有若的第一句话多少年来,横遭批判,认为用孝弟麻痹人民,使人民不愿起来推翻统治压迫的革命。对人民来说,这是孝弟起的束缚作用。至于统治者,则孝弟为其统治提供了可以利用的迫使被统治者俯首贴耳、甘受奴役,不敢作乱造反的工具。故而孝弟者,罪莫大焉。
孝的罪名是统治者不让被统治者犯上作乱。试问,古今中外有哪个统治者乐于或容忍自己的人民对自己犯上作乱?残暴的和开明的统治者都是一样。何况评价历史人物应用历史眼光。孔子也好,有若也好,他们身处乱世,诸候各国国君被弑、被逐、被篡夺者均有之,都是统治阶级内部干的事,他们不知二百多年后会出现陈胜、吴广,更不要说往后的历代农民革命了。所以,他们所说的犯上作乱与我们今天理解的不一定是同一概念,即使后来孝弟被人利用来维持封建统治,账也不应全算在孔子身上。
孔子强调“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正是因为家庭制度中天然形成的长幼关系,只要家庭存在,将是永恒的。孔子的话是以农业家庭为农业经济的主体和基础为依据,说明维护家庭礼制中等级关系的重要性。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家庭类型、结构、关系形成可能会不断改变;但一定的家庭“共同体”却不会消失。为维护一定的有差别的秩序,实行有等级的礼仪、礼节、还是必要的。特别是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尊老爱幼,敬重长辈、敬重师长、关心兄弟姐妹,关心同事,人人互尊互爱,等等的礼仪、礼节还要对其赋予时代生命力。

13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②!”

【今译】孔子说:“花言巧语,又一副和善的脸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注释】①巧言:花言巧语。令色:和善的面色。令:善、美好。这里和“巧言”连在一起,那么面色和善是装出来的,以讨好别人。②鲜矣仁:是“仁鲜矣”的倒装,谓语提前。鲜(xiǎn):少。【评点】人贵真诚。花言巧语、满脸堆笑者,意在取悦于人。如此,则必另有所图、心术不正。诚则思之于心,无需巧语。在孔子看来,“仁”是崇高的德性。他认为花言巧语,表里不一,是虚情假意,根本不合于仁之事,对之只能疾恶如仇。这一章是从反面告诫人们:不要只看外表,要注重内在的品德修养;告诫当政者,不要被外表现象所迷惑,要持正守诚,明辨是非;告诫学生,为学要切忌摆花架子,要脚踏实地做学问。总之,要在追求仁德上下功夫。

14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④?”

【今译】曾子曰:“我每天要多次检查、反省自己:替别人谋事竭尽忠心了吗?与朋友的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练习了吗?”【注释】①曾子:孔子晚年好学生,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②吾:我,我的,代词。三省(xǐng):三和九在古文有时表示具体实数,但很多场合只表示次数多。省:反省,自我检查。身:自己。③为(wèi):替,为了。为人谋:替别人办事,给别人出主意。④传(chuán):老师的传授。【评点】曾子是孔子的高足,曾子的这番话从思想渊源上说,必定源自孔子,人们习惯上也把孔子弟子的话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孔子的话同等看待。
本章是强调加强自身修养。自省是儒家的一种道德修养方式,它是自觉地解剖自己或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审视行为,即把外在的道德约束,化为内在的自觉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自省修养,贵在慎独,即使没有别人看见,也要坚持做好事,不做坏事。
曾子这番话具体讲到他自我反省的三方面的内容,这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所关注的是孔子倡导的做人态度,自我教育,自我修德的方针方法。从这个角度上说,曾子这番话从思想和实践结合上,从实征经验总结上指出了多反省是自我教育、自我修德的途径。更重要的在于自省的目的是为人服务,办事要做到“忠”。这是说忠的对象是国人、众人,而不是君主。经常反省为国人谋是否尽忠竭诚,这是传统伦理美德的最高价值。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对这一传统在现代条件下的历史继承和发扬发展。

论语解读

【今译】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肃对待政事,又严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而且爱护部下官吏,役使百姓要不违农时。”【注释】①道:通“导”,领导,治理。千乘(shèng)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古代国力强弱按兵车计算,拥有一千辆兵车,可以算是大国。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着的战车。②敬事:认真办事。③节用:节约费用。爱人:爱护士大夫以上阶层的人。古代“人”有广、狭两义。广义指一切人,狭义指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也指官吏。这里指狭义的人为妥。“民”与“官”相对,指老百姓,有的地方与广义的“人”通用。④时:时间。这里指农闲时节。【评点】孔子有“重民”思想,认为为政者正确地处理同民众的关系至关重要。为此,他提出二点:①认真从事,取信于民。孔子对为政者的一项重要政治道德期望是对待政事严肃认真,要有“敬事”精神,以身作则,同时为政信实不欺,说话算数,对老百姓讲信用。唯有如此,执政地位才能站住脚、站得稳。②节用爱民:就是要求为政者要有爱民之德,同情百性,体谅他们的难处,采取利民措施;节约行政开支,减轻人民负担,不违农时,劳役避开农时,保证民众多务农本业,以使民众爱居乐业。孔子主张施德于民,实行仁政。
可见,本章内容是孔子论述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16子曰:“弟子①,入则孝②,出则弟③,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④。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⑤。”

【今译】孔子说:“孩子啊,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外出要尊敬长辈,谨慎而且守信用,博爱民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还有多余精力,就用来学习文献知识。”【注释】①弟子:一指年纪幼小的人,二指学生。本句指前者。②入:在家。③出:外出学习或做事。弟:同“悌”,尊敬兄长。④泛:广泛,普遍。而:同时。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⑤文:文献,包括诗书礼乐、典章制度。【评点】本章孔子论述品德与学习的关系:以德为本,以学为末。孔子从仁出发,指出作为一个学生,必须重视道德修养,把追求仁德、成为仁人放在第一位。“仁”的思想的特殊之义,乃是一种忘我的、无形的、积极奋发的精神,是孔子所指的最高的道德标准。“仁”的一般意义是“爱人”。但爱人要由近及远,然后再“泛爱众”。“泛爱众而亲仁”是孔子对人生的一种积极态度。
做到以上这些后,如果有余力,可以学文。“文”就是古代文献,就是孔子所整理的《书》、《诗》、《礼》、《乐》等书。由此可见,孔子把做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仁人放在第一位。学习文献知识放在第二位。有本有末,关系明确。我们今天与孔子的时代不同了,一个人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学习上,不然就难以胜任工作,但是,我们在头脑里,还是应该把“做人”放在第一位,不能为了赚钱而不顾做人。为人父兄,为人师长者,有狭隘的功利思想横于胸中,要使子弟有好的人品,那只能是事与愿违。

17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④,吾必谓之学矣⑤。”

【今译】子夏说:“尊重有贤德的人,而看轻貌美的女色;事奉父母能尽力而为;为君主做事,能有献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能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自谦说没有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已有学问了。”【注释】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②贤贤:第一个“贤”作动词用,表示尊重、追求。第二个“贤”是名词,指贤人,即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易:有改变、轻视之意。色:女色。③致:送,奉献。④虽曰未学:即使说没有上过学。⑤谓:说,认为。【评点】子夏这段话,得之于孔子。孔子认为学是为了用,学要能运用。学习知识不是目的,应用才是目的。你在实际生活中,能尊重贤人胜于美色;对父母能竭尽全力实行孝道;做官时,能为国家、为君主献出一切;与朋友交往,能为朋友诚心诚意出力。把这四条都做到了,你即使没有上过学,没有读过《诗》、《书》、《礼》、《乐》,孔子也认为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这里运用的就是我们今人所言的“学以致用”的原则。强调的是学习知识要实践,要身体力行,不要偏面理解为孔子不重视知识学习。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①,学则不固②。主忠信③;无友不如已者④;过则勿惮改⑤。”

【今译】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做庄重的样子,也难保持下去。做人主要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怕改正。”【注释】①重:庄重。威:威严。②固:巩固、牢固。③主:以……为主。这里有亲近之意。④无:同“毋”,不要。友:作动词用,交朋友。⑤过:过失,错误。惮(dàn):怕。【评点】本章中心是讲君子要自重。全章分两半:前章从反面讲不自重之害,后章讲自重之道,具体条件有三:一、主忠信;二是无友不如已者;三是过则勿惮改。
君子的自我修养,首先要自尊。“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是庄重,即自尊,自重。自尊是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尊严的一种道德感情。没有这种自尊的道德感情,只是装模作样,是难以取得真正威信的。怎样才能做到庄重?
首先是忠诚信用。对人对事要以忠信为主,诚实无伪,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和敬重。其次要慎重交友。“无友不如已者”,照字面讲,不交结不如自己的朋友。但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办到的。人与人相交,不能只与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如果大家都要找比自己好的人做朋友,那么,又有谁愿意来做自己的朋友呢?不交“不仁之人(恶人)”为友,恐怕符合孔子的原意。朋友之间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最后,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孔子认为,一个人对待错误的态度,实际上是对于真理的追求问题。在他看来,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没有缺点的人,否则,就不用“学而时习”了。对待缺点、错误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过则勿惮改。”
孔子理念中的君子人格是崇高道德理想境界。其德育导向意义是人人争做君子,人人争做道德高尚的人。在两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上,君子人格作为一种理想人格形成一种风气,造就了一代代道德典范。

19曾子曰:“慎终追远①,民德归厚矣②。”

【今译】曾子说:“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追念祭祀远代的祖先,百姓就会被感化,社会风气就会淳厚了。”【注释】①终:指刚死的人。此指父母的丧事。远:远祖,被祭祀的祖先。②归厚:归于淳朴厚道。【评点】孔子是个理想主义者和德治主义者。他很看重人的道德自觉,他想通过教化、德育使百姓走向他的和谐的理想境界。本章由曾子表达了孔子的观点。
慎终是严肃操办父母的丧事,追远是追念远代的祖先。通过纪念性活动培养人们的孝悌之心,加强对祖先的敬爱和对家族的关怀,这对维护家族的团结和稳定,无疑是重要的。如果人人能“慎终追远”,民风自然能归于淳厚,不会干对不起父母和有辱祖先的事,而是积极要为父母和祖先争光。人类社会是一代代延续相传下来的。没有上一代的开创,就没有这一代的基础;没有这一代的基础,就没有下一代的繁荣。“慎终追远”,就是要把接力棒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提高中国人民的自信心、自尊心,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然,慎重虔诚地对待丧事和祭祀,如果仅仅变成厚葬和迷信,恐怕并不符合孔子的原意。至于给逝去的祖宗以正确的评价,有所继承和褒扬,也有所批判和摒弃,则是另当别论。110子禽问于子贡曰①:“夫子至于是邦也②,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③?”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令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④?”

【今译】陈子禽问子贡道:“我们老师每到一个诸候国,一定会听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是他自己问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美德表现来了解政事的。也可以说是求来的,但是老师求得的方法,大概与别人求得的方法不同吧!”【注释】①子禽:姓陈,名亢(kāng)字子禽。孔子的弟子。一说不是。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31岁。②夫子:古代对做过大夫的人敬的称,后代泛指老师。邦:诸候国。③抑:连词,表示选择,“还是……”。与之:给他。最后的“与”,同“欤”,语气词。④其诸:副词,表示“大概,恐怕”等不肯定语气。【评点】本章写孔子的风度,性格和道德修养。重点是温、良、恭、俭、让。
孔子每到一个国家,总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政事,这并非是他为了个人“求功名”,而是他治国平天下思想的自然流露。了解国家的政事,别人只是靠打听得知的,而孔子因具有温、良、恭、俭、让的五种美德,也具备治国的能力,因此,他要了解某国政事的原委得失就只靠他的高深素养,去观察、分析、判断,这正是孔子有别于别人的地方。
“温、良、恭、俭、让”集中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大成,孔子具有这样高深的修养并怀有救世救人的大志,以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对待人、尊重人,人们自然也就尊重你,信任你,愿意将内心展示你。111子曰:“父在观其志①,父没观其行②;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③,可谓孝矣。”

【今译】孔子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儿子的志向;父亲去世了,要观察他儿子的行为;三年之内不改变他父亲的行为准则,可以说是孝顺了。”【注释】①在:在世,活着。其:指儿子。②没(mò):死亡。行(xìng):行为,做事。③三年:照国家规定,父亲死后,儿子要守孝三年。道:道路,规矩。此处应指其父值得继承发扬的东西。【评点】本章孔子仍论述孝道。父在世,儿不能主事,旁人只能观察儿子的意愿和志向所在。父去世后,儿子可自主行事,这时旁人可以考察儿子的品行。守丧三年里,儿子仍然继承和保持父亲的遗愿并发扬光大而青胜于兰,提孔子倡导孝顺的本意,也是儒家了伦理观的反映。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句话是本章的重点。对这句话要作具体分析。如果父亲的思想、行为正确的,那么自然可以继续奉行;如果父亲的思想、行为是错误的,那不但要改,而且非改不可。不能说“三年无改”,应该是“朝死夕改”。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行为也要适合时代的需要。父之道,是父亲的那个时代的生活原则,形势变了,这个原则也不能不变。所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观点,只能对国家,对人民是否有利来考察,才能决定其改与不改。

112有子曰:“礼之用①,和为贵②。先王之道,斯为美③。小大由之④。有所不行⑤,知和而和⑥,不以礼节之⑦,亦不可行也。”

【今译】有子说:“礼的作用,以做到和谐为可贵。古代先王治国的原则,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小事大事都按这个原则去做。如果有的地方行不通,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节制和约束,所以就行不通了。”【注释】①礼:体现“仁“的各种规则。用:作用,功用。②和为贵:遇事以和谐为可贵。和:和谐,协调。③先王:指周文王等古代贤王。斯:这个,指示代词,指代“和为贵” ④小大由之:小事、大事都以“和为贵”为出发点,按这个原则去做。由:奉行,照做。⑤所不行:名词性词组,作句中“有”的宾语,意思说“行不通之处”。 ⑥知:为了。⑦节:节制,约束。之:宾语代词,这样,这个。【评点】本章论述“以和为贵”和“以礼节和”的思想。
礼,孔子认为以之“经国家”为政制,以之“序民人”为礼制、礼仪。礼是仁义的规范,制度化。礼的主要作用是区别、维护亲疏、贵贱的既和合又等级限定的秩序。和合是目的,维护血缘关系的伦常次序和社会政治关系的等级秩序,则是达到和合的手段。
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人和”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人和万事兴。人和天下宁。就今天来看,人和使祖国欣欣向荣。人心和顺,关系就会融洽,就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否则,人会到处碰壁,家庭会失去温暖,民族会分裂,国家会动乱。可见“和为贵”确实至理名言。
如何做到人和呢?一要心和,从“心往一处想”到“劲往一处使”,团结奋进。二讲人和,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妥协必须用礼加以节制,即“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解读

【今译】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这种符合于义的信约诺言,才能去实践、兑现。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做)就能避免耻辱。所依靠的,应当是亲近自己的人,只有这些人才是可尊崇而靠得住的。”【注释】①信:儒家的伦理思想之一,指待人处事诚实不欺,言行一致。此处特指承诺、诺言。②复:“履”的假借字。此处指实践诺言,即讲话可以兑现。③近:符合,接近。义:合理的,符合周理的。恭:恭敬。④远(yuàn):使之远离,避免。⑤因:依靠。亲:亲族。⑥宗:尊重,推崇。【评点】本章讲的是为人处世的态度,含有慎始之意。
义是守信的标准,即守信的内容要合于“义”的要求。信实合于义的诺言,是可以履行的。如果某种言行也算守信,但不合于“义”的标准,可能是恶言恶行,那会危害社会。总之,“信”与“义”的关系是,“义”的实现依靠“信”来促进促成,“信”的内容要以“义”来加以规范。就是说,做事要有原则,不能不讲规矩。无原则的许诺,非罪错即空头支票,这是不合于“义”。
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诚实守信仍是重要的社会道德准则。但是,由于经济体制、法规、政策的不完善,由于利益原则的驱动,更由于社会道德心理素质的缺欠,在社会上出现不守信用的现象,对社会风气的影响较坏。这种不道德倾向,对其应予扼制。
恭敬一定要符合礼,要顾及双方的身份、亲疏关系和所处场合,如果谦恭过了头就变成虚伪,谄媚,反而遭到耻辱。无端的矜持则令人齿冷,同样不合于礼。
选择可依靠的人,先要看他是否正派可亲的,免得搞错依靠对象而反受其害。
上述三者互相联系,是指导人们为人处世的的实践活动,教育人们必须慎其始,看准了,符合原则,才去实行,使其能立于不败之地。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①,敏于事而慎于言②,就有道而正焉③,可谓好学也已④。”

【今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丰满,居处不要求舒适,办事敏捷,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改正缺点错误,这样的人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注释】①安:安适、安逸。②敏:敏捷。慎:谨慎。③就:靠近、接近。正:匡正、纠正。④也已:复合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评点】好学与否,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是一种精神。
孔子的社会心理期望是:君子是人生的崇高境界,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风范。孔子倡导人们追求君子境界,构建了君子道德教育、修养论,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是孔子对中华民族的一大贡献。
孔子认为:君子不应当注重物质生活的安适,不应当把个人物质利益、物质享受看得比对人格、学问的追求还重。如果树立了行“道”的志向、理想,就不应当因为衣食住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是少说多做,不夸夸其谈,要脚踏实地,认真按既定目标去实行。“慎言”就是要基于“自我意识”控制言谈。孔子主张“非礼勿言”,就是君子说话要慎重考虑是否合乎礼。孔子为人实在,注重务实,他希望弟子们也能这样。这句话的重点在“敏于事”,渗透着孔子的实践哲学精神。
“慎言敏事”这一君子言行原则,在中国历史上,对于中华民族心理、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至深至远。
好学者无常师,但必有师,必须随时随地主动向有道者求教,以检查自己所学所做之是非。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何如②”?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③,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④’。其斯之谓与⑤?”子曰:“赐也⑥,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⑦。”

【今译】子贡说:“贫穷而不巴结奉承,富贵而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不如贫穷而仍然快乐而忘其贫,富贵而仍然爱好礼义而忘其富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好像切削,好像刀锉,好像雕琢,好像研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告诉你过去,你就能够推知未来”。【注释】①谄(chǎn):谄媚奉承。②何如:怎么样。③未若:还不如。④如切如磋(cuō),如琢如磨:语见《诗经.卫风.淇奥篇》,意思是切割骨角、象牙、玉石,然后加以细细磨制,雕琢,成为器。⑤斯:这一个。⑥赐:子贡名。⑦诸:之于,此处相当于“之”。往:过去。来:未来。【评点】本章是孔子教育弟子做人要不断进取,精益求精。
贫而谄,富而骄,是常人的弱点,贫而不谄、富而不骄虽进了一大步,但仍只是安分守已而已,是消极的有所不为。贫而乐、富而好礼,则超脱于贫富之上,无论贫富都积极地有所为。显而易见,对话中老师的吐词,比弟子的见识高远而积极进取。
子贡经过孔子的启发,联想到《诗经·淇奥》的比兴,表明他聪明过人和要求上进,受到老师的赞许。这场对话,为人们指出了为学、做人必须精益求精、不断攀登的道理。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①,患不知人也②。”

【今译】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注释】①患:担心,忧虑。不已知:不了解自己。“不已知”是“不知已”的倒装,宾语提前。知:了解、理解。②不知人:不了解别人。【评点】人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至于别人是否了解自己,推崇自己,不宜耿耿于怀,因为不损自己的真实。孔子教育人们,一个人担心的应该是“不知人”。因为知人实在难,正直君子易知,而邪曲小人难知。我们倘不在“知人”上下工夫,则贤愚莫辩,是非混淆。往往交友则不能亲贤而远佞,用人则不能进贤而退奸。往小处说,可关系个人的安危荣辱;往大处说,就关系国家的治乱兴亡。
本章与首章“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相承接,首尾呼应,说明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是为了明理,是为了做一个仁人君子,并不是做给别人看,沽名钓誉,作敲门砖,进身之阶,所以“不患人不知”。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该日志被锁定 下一篇:古 井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