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6年8个月
访问:?
文章:17篇

个人描述

姓名:***
职业:**
年龄:**
位置:中国,**
个性介绍:
*******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行为的思考

2008-01-19 22:05 阅读(?)评论(0)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行为的思考

                              浦江县第二中学    黄旭宝    

[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现实的教学环境,语文教师也应该有相应的行为的改变。深刻研读新课标理念,广泛的学习专业知识,注重自身品德修养,吃透教材,了解学情,合理有效的处理教材。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探究兴趣,正确评价学生探究结果,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注意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等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   教师行为  探究  个性化阅读

 

新课标要求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新课标无疑给了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更高的要求。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自然加重了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内容。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等新课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是加深了课程的难度和深度,无疑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于是本来学习不是很轻松的学生必然得付出更多的时间,再加上各县市对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机制的不变,就造成了各学科都争抢学生课余时间的场面。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师,这种尴尬或许会更严重些,比如说学生素质的差异,比如说学校网络、多媒体设备建设的欠缺,比如说语文老师总抢不到时间等等具体存在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局面,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师该怎么做呢?我想,教师在无法改变现实环境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的改变自己,提高教学的技艺,向四十五钟的课堂要效益。
    一、深刻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理念,深切领悟新课标的要义。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进一步学习课程性质和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课程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语文教师要深切地吃透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改变思想,更新观念,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更新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学技能。从理论的高度给予教师行为以指导,从而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具体,使教师行为有理可循,最终真正完成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要有广博的知识,广泛的学习专业知识和各领域学科的知识。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教师要做一个博学者,最好什么都能懂一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知道人世变迁。读专业书之外,还应该读一些哲学著作,了解各种艺术的特点,加强理论修养。还应该读读时文美文,凡是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到。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广征博引,也可触类旁通,通过类比、联想,多角度的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如果把新课程比作湖,教师应该是个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知道湖的深浅,才能深入浅出,给学生最精髓的内容。

三、新课程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就要求教师也更应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文本所包涵的人类所有的美德,都是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体悟的。语文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语文教师身上,最好能体现所有的美德,身正为范,德高为师。同时应该有一颗善感的心,善于感受人类的所有情感体验。以博大的胸怀、坚强的意志等人类优秀的美德感化学生,把自己的情感意志通过探究文本传递给学生。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不仅在于知识上的传授,更是在于“道”上的传授。

四、要有对教材的领悟力,吃透教材,并能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师只有在自己读懂读透文本的基础上,才能站在一个高度上去指导学生阅读。教师要精心钻研教科书,把握文本精髓,从而在与学生的合作互动中,给以恰当的点拨和指导。教师不仅要有一定数量和不同类型的参考书,还应该充分利用好网络,通过大量阅读和钻研优秀的教学设计、课件和教案,结合自己研读文本的体验,多角度的了解文本的优点,全面的剖析文本的内涵。最后把自己探究文本的最深切的实践体验形成文字,作为备课最好的资料。

五、教材给予了教师更广阔的发挥余地,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情况,研究学生实际,合理有效的处理教材。教师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既要备教师提出的问题,又要备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既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教案中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又要注意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和领悟能力。同时还应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特点。所以对教材应该大胆取舍,适合学生学情的,有利学生能力培养的,都应作为重点展开,否则大胆舍去。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还是主导的角色,教师是舞台剧情的设计者,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学生就可以在自由的舞台上,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展开具有个性的表演了。 

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问题,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讨论问题。同时问题不能过多,要重点讨论几个问题,抓住一点或几点让学生研究透,胜过面面俱到。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鼓励学生敢于探异求新,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从平常事物中发现不平常的道理,培养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和锻炼探究问题的能力,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发表探究成果,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共性,也肯定学生富有个性化的体验。在教学《西地平线上》时,启发学生理解“世间有大美”时,有位学生说成“人间有大美”,再引出“人性有大美”,认为匈奴民族不屈与顽强和成吉思汗的意志与成就就是人性的大美。我再引导学生探究人性的大美还可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说了很多,当然也很容易说出“为科学探索而献身的崇高精神”等符合文本内涵要表现的人性的大美。对学生探究的结果,教师应及时给予客观的评价或鼓励,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尊重学生个体化的体验。学生在有了成就感后,对语文会有更大的兴趣,对老师设计的问题会有更大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动起来,应该是无论哪种课程标准下都必须做到的关键。另外要注意,应注重对文本的研读,不要为了刻意求新,而忽视了文本,任何离开文本的阐发最后都应回到文本上来。

七、在实施新课标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还要避免应追求新理念而产生的偏颇。

1、注重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不能顾此失彼。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注重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也要看到语文的工具性,该扎扎实实下苦功记忆的内容,还是要落到实处。不能为了落实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目标,目光只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而不重视对文本的解读,不注重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应该在重视人文精神培养的同时,扎扎实实搞好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能力的培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没有字词句的落实,再美的文章留给学生的印象都不会太深。

2、引导学生真正的思考探究文本,不要停留在表面的操作上,展开深层次的阅读。比如说课堂上的分组讨论,不如个人写感受,讨论固然不可少,写个人体验应更有效。例如,我在教学《我与地坛》时,对第一部分的六个“譬如”,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写出自己的体悟,从而体悟地坛给予作者精神上的抚慰,也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文本的优美。

3、多媒体教学和粉笔教学互相结合。注意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文学是想象的产物,想象中的文学才是最美的,想象中的意境才是最美的意境,所以不能用多媒体来代替学生的想象。举例,在教学《西地平线上》时,我找了一些火烧云和落日的画面,情境应该与课文描述的很相近的了,但最后还是没有拿出来。因为再美的图画也比不过文字的魅力,文字可以让学生尽情的想象那令人惊叹的落日到底是如何的壮观与辉煌。

4、教学方式可多样,但一节课内应相对简单化,不可太花哨。设定教学重点,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研读时间。不能安排过多的教学形式,如一会儿讨论、一会儿表演,一会儿读一会儿唱,把课堂搞成热闹的集市。运用了多媒体放映幻灯片,画面不宜过多,转换不宜太快,让学生应付不过来。幻灯片要慎用,因为图片会禁锢想象力,没有了想象,语文教学也就不会有好的效果了。选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抓住一堂课重点要掌握的内容,争取每堂课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只有先改变自身观念,改变自身行为,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只有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总结教学所得,才能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能;只有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借鉴他人的智慧结晶,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新课标的教学任务。

 

参考资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